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积累,民众借机发泄,民警在执法执勤过程中遭受到一些群众不理性对抗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暴力袭击和权益侵害的现象日益增多。而个别媒体为了追求效益,不惜歪曲事实而恶意炒作,令执法环境相对艰难,为服务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要求执法民警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管理,这对我们一线执法民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执法过程中遇到情绪激动的交通违法行为人时,不但在言语上受到攻击,肢体上也受到伤害,而我们的执勤民警也只能委曲求全。更有甚者,个别交通违法行为人为逃避被处罚而做出恶意投诉,给我们
查看更多 >2022/07
喜迎二十大忠诚报平安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成功破获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788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510余名,打掉违法犯罪团伙1040余个,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4亿余元,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要求,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从4月起开展为期半年的集中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各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以打开路,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向以提供“养老服务”
查看更多 >2022/07
6月24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5起陕西省涉养老诈骗典型案例。 这5起案例中,有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利用其身份以高额利息为诱饵,以办理个人保单担保借款为名,让老年人将钱存入虚构账户骗取巨额钱款的案件;有谎称可以解决政策性住房、办理养老统筹、为子女安排就业骗取老年群体钱款的案件;有谎称系银行工作人员,伪造虚假银行理财产品,引诱老年人投资理财从而实施诈骗的案件;有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用品,承诺预交现金后分期返还,可以免
查看更多 >2022/06
本期案例(中国裁判文书网)《郑州家音顺达通讯有限公司、刘琳等民事申请再审审查民事裁定书》,案号:(2021)最高法民申7197号,发布时间:2022-06-21。裁判要点关联公司之间签订“借款合同”,只是一方将资金转移给另一方使用的路径和方式,可认定双方并不存在真实的借款合意。该“借款债权”虽经人民法院调解书确认,遭受权益侵害的第三人,仍可依法向作出调解书的法院提出第三人撤销之诉,此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撤销此类民事调解书,以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相关法条1.《民事诉讼法》第59条
查看更多 >2022/06
9月,自然资源部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问题,答复指出“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此答复一出,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与讨论,部分网友认为现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由城镇户籍子女无条件继承了,从此便可过上城里有房、村里有地的幸福生活了。但是此种理解过于片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并不完全等同于其他财产类型的继承,其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可合法继承并办理登记。一、城镇户籍子女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的前提是“地上有
查看更多 >2022/06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